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逾六成私募计划高仓位过节 科技成长主线迎长假压力测试

日期:2025年09月30日 11:02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上海陆家嘴某中型私募的办公室里,投资总监赵磊(化名)紧盯着交易系统屏幕。距离2025年十一长假仅剩几个交易日,他管理的主观多头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已超40%。面对连续多日缩量震荡的A股市场,此刻的他神色中露出一丝焦虑。

“净值在高位,仓位也在高位,长假也是一次新的考试。”他喃喃自语,“是坚定持有科技成长股,还是适度降仓锁定部分收益,很难选择啊!”

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有65.38%的私募选择重仓或满仓(仓位大于七成)迎接长达8天的十一长假,但在这一偏向乐观的集体选择背后,私募业内一场关于持仓结构、风险收益比与长假不确定性的深度思考,并未画上休止符。

高仓位过节成共识

“仓位水平更多是结果,而非原因。关键是你为什么持有。”赵磊的思考,折射出当前私募高仓位表象下的复杂内核。私募排排网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私募对长假持股表现出强烈信心。第三方监测数据还显示,截至9月19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已升至78.41%的今年以来新高水平。这份信心,既源于私募行业整体对假期外围市场波动及消息面因素对A股影响有限的判断,也来自对长假后资金回流和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的积极预期。同样给予许多私募基金经理信心的是,今年以来A股曾经多次表现出的运行韧性,类似4月海外扰动因素的短期事件性冲击,事后来看,并不能改变A股自身的根本运行逻辑。

从私募排排网的具体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除65.38%的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之外,选择中等偏重仓位(仓位在五成至七成之间)、中等偏轻仓位(仓位在三成至五成之间)和轻仓(仓位在三成以下)过节的私募比例,依次为17.31%、11.54%和5.77%。按照不同仓位区间均值及对应私募的比例计算,股票私募机构计划在此次长假持有的平均股票仓位为71.44%。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从宏观视角阐述了积极持股的理由。他认为,美元降息周期已拉开序幕,全球流动性环境正在转向宽松,这对资本市场形成长期利好。同时,国内经济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积极,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持股过节,是基于对宏观经济趋势、市场资金流向、行业发展前景等多维度综合考量后的积极布局,是对长期投资机会的把握,而非单纯的短期博弈。”

知名百亿级私募中欧瑞博明确表示,将在长假期间维持较高的股票仓位。该机构认为:“按照四季理论来判断,当前A股的慢牛仍处于春夏之间,尚未转秋入冬,市场的温度处在40度到50度区间,远不到过热阶段”。

然而,共识之中亦有杂音。赵磊所在的机构正是持谨慎观点的代表之一。他坦言,近期市场赚钱效应已经有所减弱,部分科技股估值与交易拥挤度偏高,使其在组合调整上更为审慎。“我不会简单因问卷调查的乐观结果而盲目跟随,”他提及历史经验称,“例如2018年国庆假期前,私募机构同样乐观重仓,但长假后市场因外部冲击而快速走弱。问卷调查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集体情绪,但需警惕其可能成为反向指标。”

来自私募排排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十一长假之后的A股市场行情,占比达70.19%的私募持乐观态度,相关私募认为,市场经过节前的蓄势之后,有望在长假后逐步回升;20.19%的私募持中性态度,他们认为,市场存在较多的结构性机会,但在指数层面震荡概率较大;9.62%的私募持谨慎态度。相关乐观预期构成了私募整体高仓位持股过节的心理基础。

风格与结构仍是关键因素

尽管私募整体仓位高企,但真正的分化在于风格和结构的选择。关于长假后的市场运行风格,调查结果显示,有占比高达62.50%的私募认为,市场在运行主线和风格上趋于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传统行业的白马股将轮动表现;23.08%的私募认为,成长风格会继续强势;14.42%的私募认为,市场可能出现“高低切”,前期滞涨的传统行业以及高股息等价值品种会有更好表现。观点分歧使得各家私募的组合构建策略呈现明显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成长投资方向依旧是私募业内的“心头好”。调查显示,有59.62%的私募表示,在长假之后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21.15%的私募看好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等估值修复方向;看好高股息、周期股和泛消费等投资方向的私募占比均不足10%。这在很大程度预示着,长假之后,科技成长主线依然是资金的关注焦点。

在杭州,具有科技产业从业背景的某私募合伙人王昊(化名)表示:“市场短期震荡是对获利盘的消化,更是对信念的考验,”王昊说,“科技创新的产业趋势和政策确定性是长期逻辑,不会因长假因素而改变。”他透露,其组合重点布局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细分领域龙头,并辅以严格的风控条款应对潜在波动。“我们评估了持仓股的估值与成长匹配度,认为核心标的仍有上行空间。节前指数和科技板块的缩量整固,反而为节后表现积蓄了能量。”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则提出了更为均衡的“核心+卫星”策略。他建议投资者以AI算力、国产半导体等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成长板块作为核心持仓,同时搭配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防御品种,以及消费刺激、高端制造相关政策题材作为卫星配置。“这一组合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规避假期国际市场波动、地缘风险以及短期资金面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潜在损失,为投资组合筑牢安全防线。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空仓而错失节后政策红利催化下的市场反弹机会。”

其他类型投资者心态的转变同样影响着市场结构。上海的高净值散户林女士(化名)在上周调整了自己的持仓结构。“我不会单一押注科技或者价值。”她表示,“虽然长期看好科技成长方向,但短期估值确实不便宜。我适当增加了部分金融和消费板块的配置,期待节后风格能更均衡一些。”林女士的做法代表了一批理性投资者的选择,既不愿错过科技成长的长线机会,也希望通过均衡配置降低组合波动。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提醒,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第四季度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A股市场在波动性增强的阶段,资金高低切的几率较大。根据第四季度的历史数据来看,市场往往表现出‘前期领涨板块滞涨,前期滞涨板块补涨’的特征。”他建议投资者均衡轮动配置,同时警惕节后量能不及预期的因素,避免追高涨幅过大的品种。

继续看好市场赚钱效应

尽管私募机构对节后市场运行节奏呈现出一定分歧,但对中长期市场的信心依然稳固。

知名百亿级私募星石投资认为,节前市场成交额相对偏低,主要反映了资金假期避险需求。“此轮行情的宏观叙事和流动性驱动并未发生大的变化,节前市场保持震荡可能意味着资金正在等待更加明确的政策面、基本面及产业面等信息,随着节后这些信息的逐渐明朗,市场交投情绪有望持续保持在相对高位。”该机构对长假后的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当前市场处于慢牛趋势中,各个板块都存在较多的结构性机会。

王昊对节后科技成长主线的延续充满信心:“全球科技产业趋势明确,国内政策扶持力度不减,节后流动性回流有望进一步强化科技股的赚钱效应。”他预计,大市值科技股凭借产业地位、业绩确定性和流动性优势,或继续引领市场。这一观点与陈兴文的判断不谋而合。陈兴文认为,节后市场将围绕科技成长主线展开,且大市值科技股表现强势。“在全球视角下,近年来发达经济体股市皆由高科技产业引领,市场的长期主线彰显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作用。”

赵磊则在保持冷静姿态的同时,点明了策略应对的重要性:“在长假后,我会密切关注近期海外市场、政策动向及消息面的情况。”他计划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快速评估持仓,若市场情绪与预期相符,将坚守核心仓位;若有超预期风险暴露,则灵活调整。这种基于风险预算的动态调整策略,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1289c6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逾六成私募计划高仓位过节 科技成长主线迎长假压力测试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810) 热点(2692) 新闻(13549) 国际(5491) 娱乐(5037)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50) 音乐(2082) 民生(4029) 行业(440) 财经(1814) 股票(385)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8) 养生(105) 医学(37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20)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178) 观点(1049) 房产(1161) 汽车(316)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7) 展会(4) 数码(228) 足球(222) 体育(1106) 教育(1436) 高校(1737) 法制(2348)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90) 美女(21157)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2) 历史(365)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